频频亮相国际暖通展, 看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如何铺就?
发布日期:2025-03-06 14:31    点击次数:97

2025年初,全球暖通制冷行业迎来展会季。随着国内2025中国供热展落下帷幕,海外市场的舞台大幕早已渐次拉开。

从2月的美国制冷展(AHR)、沙特阿拉伯五大行业展(BIG5)、印度国际暖通制冷展(ACREX),到3月的东盟HVAC与洁净技术展、2025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暖通展等等。中国暖通企业如美的、格力、海尔、GMCC&Welling、中广欧斯特、TCL、盾安环境、西屋康达等等不仅展示热泵、智能控制等创新技术,更以系统化解决方案向世界输出“中国智造”的深度与广度,开启新一轮海外市场拓展的加速度。

技术突围:直击全球市场痛点

在全球暖通市场竞逐中,中国企业的技术硬实力成为破局的关键。以2025年美国制冷展为例,中国企业的创新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成为展会焦点。

美的楼宇科技展示了多场景解决方案,涵盖商用和住宅领域。其推出的AquaThermalSupercommercialATWHeatPump和V6HeatRecoveryVRF等产品,凭借全直流变频、喷气增焓技术以及-30°C极寒环境下的稳定性能,直接击中北美、北欧市场的痛点。特别是在储能热管理装置领域,美的通过高效节能设计和低噪音技术,引领了储能行业3.0时代的能效水平。

格力则以“热泵专家”身份再次亮相,展示了其在R32环保冷媒和超低温高效热泵领域的技术突破。针对加拿大以及美国北部的严寒气候,推出了首款创新型双热源产品,智能切换热源,确保用户在极寒天气下也能享受稳定供暖。针对商用场景,多联机热泵双热源系统、光伏多联机系统、屋顶机等多款商用产品,广泛适用于北美市场不同区域环境。

海尔智慧楼宇则凭借R454B单元机和MRV7系列多联机等产品,展示了其在智能控制和环保制冷剂应用上的优势。特别是其热泵模块化水机,支持高达140℉的家庭热水温度,灵活的设计和多模块组合能力,满足了多样化场景需求,进一步巩固了海尔在北美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中广欧特斯、TCL空调等企业同样亮出“杀手锏”:前者推出针对北美暖通市场特别展出了搭载R454B等新型环保制冷剂的全系列产品,包括变频超低温制热的美式风管机、美式屋顶机等。后者通过光储泵一体能源解决方案和R454BFreeMatch自由配系列,展示了其在智能家居生态和多场景适配能力上的领先地位。

全球化2.0:从产品输出到生态深耕

国际展会不仅仅是技术秀场,更是中国暖通企业构建全球生态链的关键节点。

当下,中国暖通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已从“单一产品输出”转向“本土化生态深耕”。美的、格力、海尔、海信等已形成完整的范式:通过研发全球化、生产本地化、服务网络化的三重路径,构建起覆盖技术、制造、服务的全价值链生态体系。

以美的为例,在全球范围内建有33个研发中心,其中17个位于海外,以及40个制造基地,其中21个位于海外。此外,美的通过收购意大利知名中央空调品牌Clivet进军欧洲市场;今年2月7日美的在泰国设立全新区域总部,与新加坡总部形成双枢纽运营模式;去年3月,美的智能制造泰国科技产业园动工,建立起覆盖欧洲、东南亚等区域的全球化产业链和技术研发网络。

此外,海尔在2024年8月,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奠基,整体规划年产能600万套,建成后将是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海信已在泰国建设了空调生产工厂,今年在泰国的新投资将进一步扩展冰箱和洗衣机生产线,以巩固其在泰国市场的地位。今年1月11日,TCL也发布了关于在东南亚投资新建生产基地的公告。

机遇与挑战,全球化征途的双面性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转型的关键阶段,面临着传统增长动能逐步消退与新兴增长引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的双重挑战,出海似乎成为更多企业的必答题。

根据BusinessResearchInsights的报告,全球HVAC设备市场规模在2033年突破24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6.10%。这为中国暖通企业出海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然后,出海之路绝非坦途: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欧盟CBAM碳关税机制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北美市场对本土品牌的保护倾向等因素可能对出口构成压力;同时,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和物流成本上升,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构成挑战。这些都要求中国暖通企业必须构建更灵活的战略,从“走出去”迈向“走进去”,在全球棋局中落子有声。



Powered by 千亿官方网站ra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